Skip to content

8.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概述

  • 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 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 性质:以计算机为基础、人机交互
  • 诺兰模型,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分为
    • 初始阶段:只作为办公设备,应用很少
    • 传播阶段:大幅度增加软件投入,盲目投入产生问题,效率低
    • 控制阶段:整体上解决数据共享问题,单点、分散,系统和资源利用率不高,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
    • 集成阶段: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在企业集成共享
    • 数据管理阶段:信息战略的重要,使用统一平台,各部门、各系统基本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 成熟阶段: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
  • 数据库系统分类
    • 业务(数据)处理系统(TPS/DPS):企业局部业务(数据)的管理
    • 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全局性、整体性,企业内部
    • 决策支持系统(DSS):半结构化决策问题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 专家系统(ES):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综合性的办公事务管理系统,用于办公活动
  • 企业主要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包括
    • ERP 系统:管理公司各种资源
    • WMS 系统:库房货位管理
    • MES 系统:生产过程和生成过程中防呆、自动化设备集成
    • PDM 系统:管理研发阶段的物、BOM、工程变更数据,负责产品数据为主
  •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产生、开发、运行、消亡
    • 产生阶段,概念阶段或需求分析阶段,一是概念产生过程,初步想法。二是哦需求分析过程,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 开发阶段:最重要、最关键,包括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验收
      • 总体规划:基础是需求分析,明确作用和地位,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的实施计划、信息系统的技术规范
      • 系统分析:为系统设计阶段提供系统的逻辑模型,是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信息流程的交汇点,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反而你想、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初步方案
      • 系统设计:设计出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
      • 系统实施: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具体实现,用户参与很重要
      • 系统验收:试运行
    • 运行阶段:正式移交给用户后,进入运行阶段
    • 消亡阶段: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企业就应当注意系统的消亡条件和时机
  •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高层管理人员介入原则,用户参与开发原则,自顶向下规划原则,工程化原则,其他(创新性、整体性、发展性、经济性)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结构化方法: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
  • 结构化方法主要特点:
    • 开发目标清晰化
    • 开发工作阶段化
    • 开发文档规范化
    • 设计方法结构化
  • 结构化方法不足
    • 开发周期长
    • 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 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 结构化方法一般利用图形标识用户需求,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
  • 原型化方法:快速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展示给用户,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
  • 原型法使系统开发周期缩短、成本和风险降低、速度加快,获得较高的综合开发效益,增加了用户满意度,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成功率。有利于系统的移交,有利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 原型法的不足:开发环境要求高、管理水平要求高
  • 面向对象方法: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
  • 面向对象方法优点:更好的复用性,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之间没有缝隙,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开发
  • 面向对象方法不足:依靠一定的面向对象技术支持
  • 大型系统开发通常将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结合起来
  • 面向服务方法:进一步将接口定义与实现进行解耦
  • 面向服务方法有利于信息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与环境变化,提高系统可复用性,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业务处理系统 TPS

  • 又称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DP,最初级形式的信息系统,针对管理中的具体的事务
  • 主要功能是对日常事务所发生的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和输出
  • 五个阶段
    • 数据输入,原始数据准确、迅速地输入到计算机系统
    • 数据处理:批处理或联机事务处理(OLTP,实时处理)
    • 数据库的维护: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及时正确地反映最新的经营状况
    • 文件报表的产生:输出为终端用户提供的所需的有关文件和报表
    • 查询处理:支持终端用户的批次查询或联机实时查询
  • TPS 特点:
    • 其他类型系统的信息产生器
    • 处于企业系统的边界
    • 面对结构化程度很高的管理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 MIS

  • 在 TPS 的基础上引进大量管理方法对企业整体信息进行处理,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计划、辅助企业全面管理
  • 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 根据处理内容和决策层次,可分为三层: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
  • 功能:职能完成往往是通过过程实现,过程是逻辑上相关活动的集合,功能结构可标识为 功能-过程结构

功能-过程结构

  • 组成:功能/层次矩阵表示

功能/矩阵标识

决策支持系统 DSS

  • 解决非结构化管理问题提供支持
  • 基本模式反映 DSS 的形式及其与"真实系统"、人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管理者处于核心地位

DSS 基本模式

  • 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两库结构和基于知识的结构。两库结构由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对话子系统形成分布的结构
  • 总体功能是支持各种层次的人们进行决策
  • 特点:
    • 面向决策者
    • 支持对半结构化问题的决策
    • 作用是辅助决策者、支持决策者
    • 体现决策过程的动态性
    • 提倡交互式处理
  • 组成
    • 数据的重组和确认,获得正确的数据并可用理想的形式操作这些数据
    • 数据字典的建立,对数据仓库进行存取
    • 数据挖掘和智能体:运用工具进行数据存取和查询,使用的工具即为智能体。数据挖掘结构类型包括:联合、定序、分类、聚类
    • 模型建立:帮助决策者理解与选择有关的现象

专家系统 ES

  • 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
  • 不同于传统的应用程序和其他类型的人工智能问题求解程序
    • 求解的问题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
    • 模拟人类专家在问题领域的推理
    • 组成:描述问题状态的综合数据库、存放启发式经验知识的知识库和对知识库的知识进行推理的推理机。三要素对应数据级、知识库级和控制级
    • 处理的问题是实际的问题
    • 专用性强、通用性差
  • 人工智能模仿人类的智能,具有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系统。
  • AI 包含 5 个特点
    • 从过去的事情或情形中汲取经验
    • 在缺乏重要信息时解决问题
    • 处理和操纵各种符号
    • 想象力和创造力
    • 启发
  • 专家系统的组成
    • 知识库:系统求解实际问题的领域知识,一类为事实性知识,另一类是启发性知识
    • 综合数据库:执行和推理过程中用于存放所需要和产生的各种信息的工作存储器。又称为动态数据库。知识库为静态知识库。二者一起构成完整知识库
    • 推理机。推理机和知识库一起构成专家系统的核心。包括推理机制和控制策略
    • 知识获取:两方面:编辑和求精,知识自学习
    • 解释程序:负责解答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
    • 人机接口:两部分:专家系统与用户的接口、专家系统与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的接口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 办公信息处理手段的自动化,主要利用资源以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 主要功能
    • 事务处理,事务办公系统
    • 信息管理:对信息流的控制管理,管理型办公系统
    • 辅助决策:决策型办公系统
  • 组成: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数据通信及网络设备、软件系统

企业资源规划 ERP

  • 信息技术基础上,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提供决策和经营手段,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
  • 三大资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人力资源是第四大资源
  • 结构:
    • 生产预测:首先需要对市场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经营计划、生产计划大纲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都离不开预测
    • 销售管理(计划):对销售部门的业务进行管理
    • 经营计划(生产计划大纲):根据经营计划的生产目标指定的,对企业经营计划的细化,在可用资源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中的产量计划
    • 主生产计划:对企业生产计划大纲的细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什么时候交货,汇总结果应当等同于生产计划大纲
    • 物种需求计划:对主生产计划的各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件的网络支持计划和时间进度计划,进行需求资源和可用能力之间的进一步平衡
    • 能力需求计划:所需能力进行核算,通过分析比较 MRP 的需求和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
    • 车间作业计划:将零部件的生产计划以订单的形式下达给适当的车间
    • 采购与库存管理:基本模块,从采购订单产生至货物收到的全过程,对物料的进、出、存进行管理
    • 质量和设备管理:对所有设备物资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
    • 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工作和活动
    • 扩展应用
  • ERP 功能:支持决策,为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 IT 解决方案,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发展为全行业和跨行业的供应链

典型信息系统架构模型

  • 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形成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包含三个部门
    • 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 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居民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 电子政府内容:G2G、G2B、G2C、B2G、C2G
  • 电子政务两个特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
  • 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目标是优化企业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 企业信息化建立在企业战略规划基础之上。是技术和业务的融合,三个层面:
    • 企业战略层面,对目前的业务策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 业务运作层面,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流程
    • 管理运作层面:日常管理,除了提出应用功能的需求,还必须给出相应的信息技术体系
  • 企业战略数据模型分为数据库模型和数据仓库模型
  • 企业信息化方法:
    • 业务流程重构
    • 核心业务应用
    • 信息系统建设
    • 主题数据库
    • 资源管理
    • 人力资本投资

信息化战略体系

  • 企业战略规划利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确定企业的总体和长远目标
  •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的远景、组成架构、各部门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IT 战略规划,在信息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对支撑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软件、支撑环境等进行具体的规划
  • 信息资源规划:数据需求分析、信息资源标准建立、信息资源整合工作
  • 系统规划:单个项目的立项分析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
      • 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自下而上设计,重视数据的创建和使用,建立 CU 矩阵
      • 关键成功因素法 CSF:重视关键因素
      • 战略集合转换法 SST:信息集合,转换为信息系统的战略信息
    • 第二阶段:以企业内部 MIS 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
      • 战略数据规划法 SDP:建立企业模型、主题数据库,面向业务主题,数据类基本是稳定的,而业务和流程是多变的
      • 信息工程法 IE:第一次提出以工程的方法来建立信息系统,以数据为中心的开发方法。三要素:企业的各种信息、企业的业务过程和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四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业务领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构建
      • 战略栅格法 SG:建立矩阵,每个元素表示对数据类的创建和使用。栅格即划分矩阵
    • 第三阶段: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以集成为核心,围绕企业战略需求
      • 价值链分析法 VCA:分析其中对企业增值最大的信息
      • 战略一致性模型 SAM:企业战略的信息系统战略要一致

客户关系管理 CRM

  • 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储了企业现有和潜在客户的信息,自动处理产生更人性化的市场管理策略
  • 涵盖的要素有
    •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与客户的交流,以客户为中心
    • 注重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的同时,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 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 BPR,将业务中心转移到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 主要模块:销售自动化、营销自动化、客户服务与支持、商业职能
  • 功能:
    • 客户服务:关键内容
    • 市场营销:销售人员与潜在客户的互动行为
    • 共享的客户资料库:将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连接起来
    • 分析能力:具有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分析能力
  • 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是 CRM 的支柱性功能
  • 具备以下要素
    • 畅通有效的客户交流渠道
    • 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分析
    • 必须能和 ERP 进行很好的集成
  • 实现过程
    • 客户服务与支持
    • 客户群维系
    • 商机管理

供应链管理 SCM

  • 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系统成本达到最低,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控制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陪送到正确的地点
    • 以客户为中心,追求的目标首先满足客户的需求,衡量 SCM 绩效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度
    • 集成化管理,本质在于集成化管理
    • 扩展性管理,发展扩展性企业
    • 合作管理,强调企业之间合作,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 多层次管理:公司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
  • 节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仓库、配送中心、客户
  • 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 计划:策略部分,管理所有资源
    • 采购:为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
    • 制造: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
    • 配送:物流
    • 退货:问题处理

企业应用集成 EAI

  • 包含:
    • 表示集成:界面集成,统一入口
    • 数据集成: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者物理上有机集中,数据共享
    • 控制集成:功能应用集成,业务逻辑层次的集成
    • 业务流程集成:过程集成,最彻底、综合的集成
  • 应用集成数据交换方式
    • 共享数据库:通过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
    • 消息传递:适用于数据量小,但要求频繁、立即、可靠、异步的数据交换场合
    • 文件传输:直接将数据文件传送到相应位置,一次性传送大量信息,不适合频繁进行
  • 企业集成平台
    • 支持企业集成的支撑环境,包括硬件、软件、软件工具和系统
    • 基本功能包括
      • 通信服务:分布环境下透明的同步/异步通信服务功能,无须关心具体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所处的网络物理位置
      • 信息集成服务:为应用提供透明的信息访问服务,实现异种数据库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以一致的语义和接口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控制
      • 应用集成服务:高层应用编程接口来实现对应应用程序的访问
      • 二次开发平台:一组帮助用户开发特定应用程序(如实现数据转换的适配器或应用封装服务)的支持工具
      • 平台运行管理工具:运行管理和控制模块
  • 企业信息集成分为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和外部的信息集成
  • 企业内部集成分为以下四方面
    • 技术平台的集成:体系结构、软件、硬件以及异构网络的特殊需求
    • 数据的集成: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实现不同系统的数据交流与共享
    • 应用系统的集成: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 业务过程化的集成: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流程能够无缝衔接
  • 企业外部集成分为以下两方面
    • 门户网站和互联网
    • 与合作伙伴信息系统的对接

电子商务

  • 交易对象
    • B2B
    • B2C
    • C2C
    • O2O:Online 2 Offline